李连柱认为,“双跨”平台是工信部从全国遴选出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代表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水平,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队”,在赋能带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这几年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一直不尽如人意。目前还存在三方面问题,包括企业缺乏数字化基础,难以找到合适的服务商;工业互联网脱离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业务场景支持将难以落地;人才是工业互联网落地难的痛点之一。[详情]
四季度是我国外贸传统旺季,不过,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外贸遭遇了“旺季不旺”的情况。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日前表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外需走弱、成本上升、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订单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进入四季度,外贸进出口进一步承压。[详情]
在全球经济因地缘政治紧张、通货膨胀高企、供应链危机等因素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始终是全球繁荣发展的正能量。[详情]
专访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源服务部总经理杨平: 挖掘数据价值,以服务支撑数字化落地,助力双碳可持续
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服贸会年度主题聚焦“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携可持续“一体两翼”成果重磅亮相,分享了如何以“数字化”和“服务”赋能产业链减碳,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整体思路,挖掘数字化的价值,以服务助力双碳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详情]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机器人技术发展创新前景巨大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就医疗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行业协同创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问题接受了智汇记者的采访。[详情]
8月20日上午,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式并参加启动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金壮龙,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何塞·维埃拉代表国际支持机构以线上形式参与开幕式并通过视频致辞。开幕式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主持。[详情]
汇智能传感 创智造泰达——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见云端!
“HI,大家好,我是泰小达,我来自中国天津美丽的滨城,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开启一段智能制造盛宴之旅。有请我的搭档主持人张丽君女士。”虚拟主持人泰小达与天津电视台主持人张丽君互动开场,将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元宇宙、智能传感交互、云端虚拟演播厅,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在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呈现。[详情]
厂房内不再是灯火通明,机器在闪烁的绿灯中运行,从自动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补正、自动检测到产品下线,整个生产流程全部无人化操作。这是记者近日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深圳园区看到的一幕。[详情]
6月9日消息,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科技支撑专项项目发布,共5大方向,了解到方向5为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基础技术研究,研究目标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研发,为自动驾驶研究提供基础软硬件支撑环境,培育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生态。[详情]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称,2021年,全球纯电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总销量达到660万辆,同比翻倍。在全球各国强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汽车企业不断推出的新车型带动下,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期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详情]
在18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宣布,上海海关将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开通全产业链“绿色通道”,将相关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围从重点企业扩大至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商品覆盖面从制成品扩大至原材料、中间品及相关制造设备。[详情]
传感器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一般包含传感单元、计算单元和接口单元。传感单元负责信号采集;计算单元则根据嵌入式软件算法,对传感单元输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输出具有物理意义的测量信息;最后通过接口单元与其他装臵进行通信。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传感器还可集成其他零部件,不断延伸传统传感器的功能。[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5月17日在“2022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宣布,我国目前已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详情]
期,由科远智慧承建的“广东华厦阳西电厂SIS系统”项目成功投运。该项目实现了对现有6台机组的厂级监控全覆盖,其中#5、#6机组为全球首台(套)124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轴全速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机组。[详情]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辐射范围与影响程度日新月异,制造业发展更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亟需实现更高质量、高效能、高环保的智造转型。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行动,形成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也是《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详情]